|
当前位置:首页 > 信息公开 |
|
索 引 号:008571182/2016-00007 |
主题分类:主动公开政府信息/综合政务/02A文秘工作/动态信息/其他 |
责任部门:始建镇 |
发布机构:始建镇 |
发布日期:2016/6/1 10:51:12 |
关 键 字:特色古镇 |
始建镇2016-2020年城镇控制性规划的几点思考 |
2016-2020年,我们将分成“规划、建设、提升”三个阶段开展始建镇新一轮城镇建设,在2020年前将始建镇打造成为仁寿县南部腹心地带的商贸重镇、生态名(大)镇和特色古镇。
一、商贸重镇。始建镇位于仁寿南部,距县城30余公里,与满井、钟祥、合兴、凤陵、藕塘、石咀、宝马等七八个乡镇接壤,辐射周边10万多人,遇逢场或重大节日赶集人数达3-4万人。历史上始建场商贾云集、市场繁荣,是川南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,享有“一富二汪三甑子”美誉。目前,始建镇场镇面积约1平方公里、常驻人口5000余人,有新建街、荣盛街、荣强街等6条街和禾麻巷等四个巷子,有大小超市有 18 个,注册个体工商户有 650 户。1、建设打造新城区,拟规划建设一区两市三街:一区就是一个占地30亩地的商住小区;两市就是新区和商住小区联建1个15亩左右的综合农贸市场、老城区复建1个15亩左右的综合农贸市场;3条商业街,在老城区和新建小区链接线上建设3条商业街,规划用地300亩。2、升级改造老城区:改造旧城老区50亩;科学布局划分功能区,规范商贸活动;完善基础设施、提升承载能力。
二、特色古镇。据仁寿县志记载:始建镇有1400多年的历史,始建镇建于汉朝以前(汉朝以前就有始建镇这个称号),隶属五阳县。隋朝开皇十一年(公元591年)改始建镇为始建县,辖5个乡,比隋朝开皇十八年改普宁县为仁寿县早7年(始建建县比仁寿建县早37年)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废陵州为隆山郡(把陵州改成隆山郡)辖仁寿县、始建县、贵平县、井研县、隆山县5个县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公元618年)撤隆山郡,复制陵州(把隆山郡又改成陵州)仍管辖仁、始、贵、井、隆5县,唐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改陵州(不要)只单设仁寿、始建、贵平、井研、籍县5个县。五代前后蜀(四川)再设陵州,辖仁寿、始建、贵平、井研、籍县5个县。北宋咸平四年(公元1001年)废始建县改为始建镇并入井研县,此间始建建县410年(县衙在现粮站内)。当时始建的行政区划范围很大,包括现在的藕塘、凤陵都是始建管辖之内。此后经过无数次的沿革和演变,始建镇又从井研县划归仁寿县,在仁寿110个乡镇中名列前茅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一富二汪三甄子”。在这以后还改成过始建公社、始建乡人民政府等,58年恢复始建镇建制,现在是2005年“始建、建新、来凤”3个乡镇合并而成的始建镇。不管如何改、如何变,始建镇始终以独立的行政区号存在至今,特别是从汉朝至今将近1400年的历史,是仁寿县内名符其实的古镇。打造特色古镇重点在于保护遗迹、挖掘历史、恢复古貌。1、保护遗迹,保护好李家大房子等13处川西特色民居复合式四合院,保护好文昌宫、古戏台、禹王宫等三处特色文化遗迹;2、挖掘历史,收集整理汇编历史人物、民间传说、遗迹史料、民俗文化,赋予古镇丰富内涵;3、恢复古貌,恢复建设一寺(三慧寺)、一街(猪市巷)、一井(杨泗村英国人采盐400多年的盐井)。
三、生态大镇。始建镇是仁寿典型的纯农业大镇,幅员47.5平方公里,辖13个村1个社区,100个居民小组,41000多人,境内有宽20米长3公里的通江河一条,宽8米长15公里的通江河支流两条,面积近100亩的小二型水库5座,大小鱼塘超过400口,水域总面积8000亩,森林覆盖率19%。自“绿海明珠、百园之市、千湖之城”三大工程建设实施以来,全镇新增水域面积500亩,成片造林400亩,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始建的生态环境。生态大镇的建设作为一种复合建设,涉及环境生态、产品生态、生活生态。1、环境生态,大力推进荒山、四旁、道路植树和空地披绿,力争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%;2、产品生态,推广“中药草”防病“和“鱼菜共生”水产养殖模式,改变传统的肥水养殖模式,力争水产品实现有机化;以通江村成片建设的近1500亩粮食种植基地为龙头,逐步推广普及无公害粮食种植模式,实现粮食生产的绿色化;3、生活生态,改造一环境,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,建设洁净、优美、雅致的人居环境;打造两基地,一是依托以通江河为线的大河村、通江村、杏花村水田高产示范项目,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基地,二是以通江村的土地整改项目为平台的生态农业休闲基地;建设三公园(老城区休闲公园、新城区湿地公园、工农水库水体公园);布局五景点,以五个100亩的养殖水面为依托,400口鱼塘为支撑,建设一批水文化为中心聚休闲、垂钓、观光、餐饮为一体短期度假新景点。 |
|
|
|
|